新时代保尔——毕传高:甘为时雨润栋梁 |
时间:2019-12-08 09:31:57 来源: 作者: |
1983年出生的毕传高,是蕲春县檀林镇乌沙畈小学的一名教师。他虽身患小儿麻痹症,却用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自学完成了高中到大学的课程。自2004年任乌沙畈小学教师以来,他克服身体残缺所带来的诸多困难,成为名满山乡的“育人专家”。 半岁时,一场高烧让毕传高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落下终身残疾。幸运的是,毕传高有一位坚强而又爱他的父亲。 毕传高介绍说:“父亲全程陪读,一把特制的椅子,我坐前面,父亲坐后面,我屁股坐痛了,父亲就把我抱到坐在他的膝盖上……” 小学6年里,每次大小考试,毕传高都是全校第一名。2002年,毕传高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初中学业。由于身体原因,毕传高没能进入高中继续深造。在家自学高中至大学语文的相关课程。 2004年秋,年仅21岁的毕传高被聘为乌沙畈小学代课教师。这样的一位“跛脚老师”能教好学生吗?面对部分家长的质疑,毕传高用行动证明:他的教学不“跛脚”,残缺的人生也精彩。 乌沙畈小学领导说:“在语文教学中,毕传高老师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四点式语文教学法’‘快乐作文四步曲’。他教导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有290多篇公开发表,学生多次在作文竞赛中获奖。” 2007年,檀林镇中心学校决定把乌沙畈小学五年级撤并到龙井河小学。从乌沙畈到龙井河,相隔十几里,山高路险。 毕传高在教学同时,坚持家访。毕传高第一次家访被狗咬伤,至今还留有伤疤。此后,父亲特地给他准备了一根打狗棍,每逢节假日,左右邻居只要看到他拿着棍子出门,就知道他又要去家访了。从教14年,毕传高平均每年家访70多次,足迹踏遍全村15个小组。 家访过程中,每每看到一些家庭挣扎在贫困线上,毕传高便掏出钱来做好事。据不完全统计,14年来,毕传高先后向困难学生捐款3万余元,而他的月工资几年前还只有750元。 毕传高说:“个人的力量实在有限,贫困山区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爱。2011年11月,我在网上发出倡议,向社会募集图书,筹建了大别山希望书屋。” 倡议得到了13个省市的响应,一个月之内收到全国各地捐赠的图书4000多册,学习用品800多件以及多家企业和志愿者的爱心物资……14年间,毕传高为贫困学生争取到的爱心物资和助学金累计25万元。 毕传高喜欢阅读,从初中开始在市级报刊上发表豆腐块,到如今在《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目前他已经公开发表各类文章200余万字,70多篇新闻稿件获得省、市、县好新闻奖,主编或参编教师用书和教辅图书100多本,由其参与策划和主编的国学系列读本《中国品格》出版后好评如潮,并亮相于2017年9月22日的央视《新闻联播》。 愿化春风催桃李,甘为时雨润栋梁。2016年,毕传高通过了国家公办教师招考,成为一名公办教师。他以病残之躯,把对教育的爱转变为对学生的爱,托起山乡教育的希望。
青春有爱不觉寒,人生有梦更精彩!毕传高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园丁”“第四届全国希望工程烛光奖”等称号。他在蕲北山乡演绎出了一首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