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开展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 |
时间:2025-05-19 19:10:32 来源: 作者: |
爱心汇聚助残日红安共筑自强梦——红安县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现场活动侧记5月18日上午,红安县城关镇北门岗社区“楚天舒”阳光家园门前广场涌动着温暖与感动。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的红安县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在此盛大启幕,政企联动、社会参与、科技赋能的多元助残场景,勾勒出红安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图为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现场 一、爱心捐赠启新篇:政企携手共筑助残基石活动在温馨励志的音乐中拉开帷幕。陕西国力信达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向红安县残联捐赠5万元爱心资金,用实际行动诠释企业社会责任。红安县残联负责人接过捐赠牌时表示:“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和康复服务,让每一份爱心都转化为残疾人逐梦的力量。”随后,县残联与光彩事业促进会向企业回赠锦旗与捐赠证书,双向奔赴的爱心传递,成为社会力量参与助残事业的鲜活注脚。 图为陕西国力信达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向红安县残联捐赠爱心资金 县政府办副主任吴威在启动仪式上强调:“红安县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紧扣湖北省残联‘强县工程’部署,推动政策、资源、服务向基层下沉,让残疾人共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红利。” 图为县政府办副主任吴威致辞 二、榜样力量暖人心:自强典型与助残先锋闪耀舞台活动现场最动人的篇章,是五位典型代表的亮相 —— 席和玉、吴保华两位残疾人创业者用残缺的身躯撑起事业蓝天,董正道、罗绍长、程双梅三位助残人士以无私奉献点亮他人希望。当吴威副主任为他们逐一佩戴绶带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对“自强”与“大爱”的最高礼赞。 图为为五名自主创业典型和助残先进个人授绶带 宣讲团成员的深情讲述,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北门岗社区付晶诵读的《以针为笔,绣就人生华章的非遗传承人》,再现了残疾人绣娘以丝线编织梦想的坚韧;红安残联张义丹分享的《身残志坚创大业 助残扶弱显担当》,勾勒出创业者带动30余名残疾人就业的奋斗轨迹;特校教师张艳的《助残之光 点亮希望》,则用一个个暖心故事,展现了助残志愿者如何用爱打通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图为红安县残联张义丹现场分享残疾人创业就业典型吴保华事迹——《身残志坚创大业 助残扶弱显担当》 红安特校青年教师的大合唱《希望你被这个世界爱着》响起时,台下残疾人朋友轻声跟唱,歌声中饱含的不仅是对生活的热爱,更是对社会关爱的感恩回应。 图为红安特教学校青年教师大合唱《希望你被这个世界爱着》 三、科技与志愿齐发力:多维服务精准触达需求活动现场设置的 “科技助残成果展” 成为焦点:智能助行器、语音交互系统、精准康复器材等 20 余种高科技辅助器具集中亮相,红安县残联辅具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沉浸式演示,让残疾人亲身体验 “科技改变生活”—— 一位肢残人士试用智能电动移位机后感慨:“以前起床、卧床需要家人帮忙,现在自己就能操作,太方便了!” 现场同步开展的儿童矫形器适配、儿童轮椅发放等服务,更是将科技温度转化为民生厚度。 图为红安县残联辅具中心工作人员为残疾儿童试用轮椅 爱心义卖区洋溢着烟火温情:红安绣活传承人带来的非遗刺绣、童心圆儿童康复中心孩子们绘制的书画作品、手工艺品,残疾人农户种植的生态农产品摆满展台,市民们争相选购。“这些手工艺品不仅是商品,更是残疾人自立自强的见证。” 正在挑选刺绣的市民李女士说。 图为热心市民购买童心圆儿童康复中心孩子们的书画作品 志愿服务区则呈现着 “暖色调”:北门岗社区辅助性就业岗的聋哑理发师叶小华夫妇为现场残疾人群及老年人免费理发,爱尔眼科的医生为老人检查视力,博声爱耳公司免费听力检测,龙吟律师事务所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值得关注的是,现场设立的 “助残志愿者招募点” 吸引 30 余人现场报名,年轻的面孔中既有学生,也有企业职工,“希望能尽一份力,让助残成为全民风尚。”年轻志愿者王浩说。 图为聋哑理发师夫妇为居民爱心剪发 四、长效机制筑根基:从“单日活动”到“全年服务”此次活动不仅是助残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红安县残疾人工作常态化、精准化的缩影。据县残联负责人介绍,2025 年红安县已累计为 460 余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完成 1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并依托 “楚天舒” 阳光家园累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900余人天。下一步,还将结合省残联 “1+N” 品牌建设,打造 “红色助残”“科技助残” 服务矩阵,让助残力量渗透到县域治理的每个 “神经末梢”。 当《爱的奉献》旋律响起,嘉宾们有序参观体验区,阳光洒在残疾人朋友的笑脸上,映照着红安县 “残健共融” 的美好图景。这场充满温度与力量的助残日活动,不仅是对 “全国助残日” 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红安县以实际行动践行 “弱有众扶” 的庄严承诺 ——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爱心正在汇聚成河,托举起万千残疾人的幸福梦想。 |